Settling in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
《Settling in》 |
||||||||||||||||
所选教材 |
语文出版社职业模块 英语 |
||||||||||||||||
设计理念 |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课程任务及教学目标,根据学习者现状,创设一个融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教法学法于一体的情境性、社会性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在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基本掌握酒店入住登记的常用英语口语. |
|||||||||||||||||
一、教学任务设计 |
|||||||||||||||||
1、教材分析 |
|||||||||||||||||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职业模块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本单元为第四单元,内容有Warming up,8 common practical expressions,5 scenarios and comprehensive skill等内容。都和此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有关。所以对学习者来说,本单元非常重要。此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入住登记的日常口语交流,是酒店服务人员和顾客之间的对话。入住登记是前台服务的主要部分,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在培养学生职业英语交流能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
2、学习者特征分析 |
|||||||||||||||||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二年级酒店管理班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不喜欢英语2.词汇量缺乏.3.害怕在说的过程中犯错4.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英语学习和职场需求相结合,给他们提供一个友好的学习氛围,不同水平安排不同任务,鼓励他们成为有效的学习者。 |
|||||||||||||||||
3.学习目标 |
|||||||||||||||||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入住登记常用单词和短语。 2、了解入住流程。 3、使用常见句型解决在模拟场景中出现的问题。 (2)过程与手段: 采用视频、校园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及模拟场景,将语言学习放入真实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培养他们有效的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于接待工作的兴趣和表达英语的自信,同时训练他们的合作能力。 |
|||||||||||||||||
3.学习重点及难点 |
|||||||||||||||||
教学重点:使用前台接待的日常交际用语接待外国游客入住登记。 教学难点:如何熟练使用日常交际英语来解决外国游客入住登记的相关事宜。 |
|||||||||||||||||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
|||||||||||||||||
1.学习环境选择(打√) |
|||||||||||||||||
(1)多媒体室√ |
(2)局域网 |
(3)城域网 |
|||||||||||||||
(4)校园网 √ |
(5)因特网 √ |
(6)报告厅 |
|||||||||||||||
2.学习资源类型(打√) |
|||||||||||||||||
(1)课 件 √ |
(2)工 具 |
(3)专题学习网站 |
|||||||||||||||
(4)多媒体资源库√ |
(5)案例库 |
(6)题 库 |
|||||||||||||||
(7)网络课程 |
(8)仿真软件 |
其 他√ |
|||||||||||||||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 |
|||||||||||||||||
课前,教师将相关资源发布到校园网上(网址:http://www.gdxzjzx.cn/)。包括课堂教学所用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扩展性学习的资源。 |
|||||||||||||||||
四、学习情境创设 |
|||||||||||||||||
1.学习情境类型 |
|||||||||||||||||
(1)真实情境 |
(2)问题性情境√ |
||||||||||||||||
(3)虚拟情境√ |
(4)互动性情境√ |
||||||||||||||||
2.学习情境设计 |
|||||||||||||||||
虚拟情境: (1)采用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教学用具,创设虚拟情境。 问题性情境: (2)在教学中,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有序地启发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提升。 互动性情境: (3)利用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模拟真实场景交流互动视频。 |
|||||||||||||||||
五、教学策略设计 |
|||||||||||||||||
1、教法学法指导 |
|||||||||||||||||
创设情境,模拟教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视频教学法:通过直观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去真切感受工作环境以及服务的过程。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充分地表达,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规范化的服务意识。
|
|||||||||||||||||
六、学习活动组织 |
|||||||||||||||||
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
|||||||||||||||||
类型 |
内容 |
使用资源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
在网上去搜索入住登记相关视频。 |
|
因特网 |
查看相关视频图片资料。 |
布置任务 组织评价 |
|||||||||||||
|
|
|
|
|
|||||||||||||
2.协作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
|||||||||||||||||
类型 |
内容 |
使用资源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
竞争√ |
|
|
分组演练 进行评比 |
布置任务、 多元评价。 |
|||||||||||||
伙伴√ |
|
|
共同努力 |
启发点拨 |
|||||||||||||
辩论 |
|
|
|
|
|||||||||||||
角色扮演√ |
|
|
互换角色,模拟练习。 |
|
|||||||||||||
其他 |
|
|
|
|
|||||||||||||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
|||||||||||||||||
①.Warming up ②Lead-in ③Brief introduction ④Practice ⑤Summing-up ⑥Homework |
|||||||||||||||||
4.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课件展示 |
师生互动 教法学法 |
设计意图 媒体资源 |
||||||||||||||
导 入 新 课
新 课 讲 授
课 堂 小 结
作 业 布 置
|
Warming up: 通过ppt播放宾馆内的相关设施,同时配备英语单词
Lead-in: 通过ppt播放宾馆入住登记相关英语交流视频
Brief introduction: 通过ppt,Flash动画等展示本节课的重点句型。
Practice: 通过ppt设计相关练习,播放往届学生优秀视频作业等
Summing-up: 通过ppt播放入住登记图片,来总结本节课所学内
Personal Homework: Prepare important sentences cards. Expand Homework: Practice in Xiyuan Hotel . Group Homework: Make a video about checking in at the hotel in pairs.
|
Teacher’s activities
Students’ activities
Teacher’s activity • Show them the video Students’ activity
Teacher’s activities Sum up the key points Students’ activities
Teacher’s activities
Students’ activities
Teacher’s activity
Students' activity
Teacher’s activity
Student’s activities •Grasp the knowledge; • Practice.
|
【设计意图】 复习相关知识,扫清词汇障碍
【设计意图】引出本课 学习重点 【媒体资源】通过视频等直观可感的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
【设计意图】利用视听,巩固新知, 提高听力能力
【设计意图】 巩固新知,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输出,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借助视频,FLASH动画,更形象的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的教学。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媒体资源】 视频演示
。
【设计意图】检验教学效果 【媒体资源】 用图片营造情境,启发思索。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强化教学重点、突破难点。通过自评、互评培养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注重课后学习环境的营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巩固教学效果。
|
||||||||||||||
七、学习评价设计 |
|||||||||||||||||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
|||||||||||||||||
(1)课堂提问√ |
(2)书面练习√ |
(3)测试 |
|||||||||||||||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
(5)合作完成√ |
(6)其他 |
|||||||||||||||
2.测试内容 |
|||||||||||||||||
(1)每组模拟练习后,进行演示,由本组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再点评。 (2)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上通过师生共同学习,引出答案,并进行总结性评价。 (3)布置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网上互相交流,进行开放性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