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宣城市机电学校英语教研组教研活动(四)

【文章来源:】 【发布人:】 【发布时间: 】 【点击量:

为提升英语学科教师的综合育人能力,探索语言教学与班级管理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6月16日下午,我校资深教师吕新春在学术报告厅为全体英语组教师进行了一场主题为“教学与班级管理”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充实,见解深刻,为英语教师们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

讲座伊始,吕新春老师开宗明义,指出中职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综合素养培育、职业能力塑造的重要环节。作为与学生接触密切的学科教师,英语老师同样肩负着重要的育人责任,其教学行为本身即蕴含着丰富的班级管理智慧。

聚焦英语教学特殊性,深化管理认知
吕老师深入剖析了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的独特挑战: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大、语言基础参差不齐、课堂参与度管理难度高,以及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中渗透价值观引导的需求。他强调,优秀的英语教师需将管理意识融入日常教学,理解学生语言学习背后的行为逻辑和心理状态,才能实现有效教学与和谐课堂氛围的双赢。

提炼核心策略,赋能教学实践
围绕“教学与班级管理如何相得益彰”的核心议题,吕老师结合丰富案例,重点分享了以下策略:

目标驱动与动机激发: 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设定清晰、分层的语言技能目标(如日常会话、专业英语阅读、考证目标),并巧妙融入职业愿景引导。利用英语影视、歌曲、情境模拟等多元化手段,点燃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规则共建与文化浸润: 鼓励英语教师参与或引导学生共同制定英语课堂特有的规则(如“English Only”时段、小组合作规范、展示礼仪)。在教室环境布置、课堂活动设计中融入英语文化元素和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营造沉浸式、有归属感的学习空间。

沟通艺术与德育渗透: 发挥语言教师的沟通优势,运用积极倾听、清晰明确的“我信息”表达(尤其在纠正语言错误或课堂行为时),建立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如诚信、合作、文化包容),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即时性教育,在语言学习中自然渗透价值观引导。

多元评价与正向激励: 超越单一的卷面分数,建立涵盖课堂参与度、合作表现、进步幅度、项目完成度、语言应用能力等多维度的英语学习评价体系。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利用“英语之星”、“进步标兵”等形式增强学生自信和学习动力。

协同联动形成合力: 英语教师需主动与班主任保持沟通,共享学生在英语课堂的表现与需求;在涉及学生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等深层问题时,积极寻求班主任、心理老师的协作;探索在英语活动中融入专业特色(如模拟职场面试、撰写英文简历),实现语言教学与专业发展的联动。

强调教师自我成长
吕老师最后指出,面对不断变化的学生群体和教育环境,英语教师需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仅要精进语言教学能力,还需主动学习基础心理学知识、班级管理策略、职业教育政策,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提升育人智慧。同时,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学会压力调适,以饱满的热情和稳定的状态投入工作。

讲座结束后,与会英语教师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吕新春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贴合英语教学一线实际,提供的策略具体、可操作性强。大家认识到,将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有机融入英语教学,不仅能提升课堂效率,更能全方位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技能人才贡献力量。本次讲座为英语组教师提升综合育人能力、实现教学与管理协同并进指明了方向。

 

 

复审:袁青

终审:汪礼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