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宣城市机电学校英语教研组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公开课活动(一)

【文章来源:】 【发布人:姚月】 【发布时间: 】 【点击量:

开学伊始,英语教研组的李凡老师和刘瑾就为大家呈现了两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

李凡老师基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英语基础模块1》Unit5 Celebrations的Reading and Writing板块,在23级护理1班开展了一节“以文本解析驱动写作输出”的英语公开课。本节课紧扣教材目标,针对学生“熟悉非正式邀请、陌生正式函件写作”的学情痛点,通过“阅读解构—要点提炼—迁移创作”三步教学法,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商务邀请函的核心要素与规范表达,为护理专业学生未来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筑牢书面沟通基础。

image.png

  

评课反馈:聚焦职教特色的“轻拓展、重落地”听课教师普遍认为本节课“紧扣教材、梯度合理”,放弃宽泛的文化对比,专注解决‘如何把信息写规范’这一实际问题,符合职教英语‘实用为先’的原则。护理专业课教师认为将邀请函写作与学术会议场景结合,直击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国际项目时的真实需求,跨学科融合自然有效。职业院校的英语课堂不应盲目追求‘大而全’,而要用好教材范例,在40分钟内让学生吃得透、用得出。这节公开课以精准的学情把握、务实的任务设计和专业的场景衔接,为职业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生动注脚。

image.png

 刘瑾老师在214教室为23级数控1班开设定语从句专题公开课。学校教学督导组、英语教研教师现场观摩,共同见证了一堂“以学定教、评价先行”的语法示范课。

 课堂以“精准诊断、靶向突破”为特色。刘瑾基于课前学情调研数据,针对学生普遍混淆关系词选择、句式结构分析等难点,设计“三步进阶”教学路径。诊断先行,目标聚焦。开课即呈现学生预习作业中的高频错误案例(如“The girl which won the contest is my friend.”),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人/物”关系词混用问题,精准锚定教学目标。支架搭建,讲练一体。通过可视化思维工具(关系词选择流程图)搭建认知支架,配合“即时反馈应答器”开展全员抢答。评价嵌入,动态调控。创新采用“双色板实时反馈系统”:学生举绿板表示掌握,举红板请求帮助。当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讲解环节出现12%的红板率时,刘瑾立即切换预设的“影视片段补句”情境化训练,现场红板率降至3%,展现敏锐的课堂调控能力。“语法课堂不应是规则的机械复刻,而应成为思维生长的训练场。”刘瑾在课后反思中如是说。这节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公开课,不仅展现了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创新意识,更为职业教育英语课堂改革提供了新范式。当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精准施教便有了科学的导航仪。(姚月)

复审:袁青

终审:汪礼俊